第五十二章 这一战必须打!-《北宋之无双国士》
第(2/3)页
庆州工业园的产品走西域,远洋集团也需要大量的产品,从庆州工业园运出来还是太远了些,京畿附近的生产只够供应附近的需求。
这样的话,完全可以在密州登州等地设立工业园嘛,嗯,就设一个密州工业园吧,如此一来,大夏便有庆州工业园、汴京城以及密州工业园三个工业中心了。
庆州工业园、与密州工业园的外贸挣回来的钱,完全可以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,百姓从基础建设中获利,就有了消费能力。
有了消费能力,市场就会越来越好,市场越好,咱们的国库就会越来越充裕。
打仗打得不就是钱嘛,不怕,咱们越打越富!
辽国……呵呵,就他们的军队,也是不堪一击,若不是咱们暂时没有那么多人治理国家,我都想立即将幽燕收回了。”
听到欧阳辩如同吹牛逼一般的说法,苏辙与章惇却是眉开眼笑,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追随欧阳辩的原因。
无论境地多么的艰难,但在欧阳辩的眼中,就没有真正有过难题,尤其是假死之后的欧阳辩,更是如同龙入大海一般,彻底的放开了手脚,无论是击败梁氏,让李秉常退位,甚至拿下陕西六路以及淮水以北地区,欧阳辩都处理得云淡风轻。
在苏辙与章惇,甚至是他们的同年们,包括公认前三聪明的郑雍以及王韶,都不得不承认,欧阳辩是当世最杰出的战略家。
而且,其实他们不仅认为欧阳辩是当世最杰出的战略家,甚至认为欧阳辩可能跻身中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战略家行列,是可以比拟孙子的。
当然这些只是私下里的说法而已。
不过他们的确认为,欧阳辩最为困难的时候其实是在宋朝为官的时候,那时候真的是诸多掣肘。
苏辙虽然经常吐槽欧阳辩偷懒,但真遇上了大事,欧阳辩也从来不含糊,他的吐槽不过是因为希望看到一个勤勉的欧阳辩罢了。
不过从内心深处来说,苏辙其实也挺矛盾,他知道欧阳辩的做法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,君王过于勤勉其实会让手下的臣子难以适从的。
第(2/3)页